发布于8月15日8月15日 管理员 上周在一家工厂开跨部门质量会议,场面那叫一个“和谐”——客户投诉某批产品功能失效,设计部说:“设计没问题,工艺没做好。”工艺部说:“我们工艺文件写得清清楚楚,是生产没按流程。”生产部说:“你们看看来料,合格吗?采购没把关好。”采购部说:“供应商是合格的,设计选材才是根源。”大家推来推去,最后领导拍板:“质量部牵头解决,尽快给客户答复。”当时质量部经理苦笑了一下: “研发、工艺、生产、物料,哪个环节都不是我们直接做的,结果全摊我们头上。”如果你在质量部混过一段时间,大概率经历过这种“全员甩锅、质量兜底”的场景。工艺我们不是专家,研发我们插不上话,物料我们没下过单,生产我们没上过岗,但最终的客户投诉、索赔、退货,全都得我们背着。所以今天这篇文章,老王就跟你聊聊为什么质量部看似“不懂”,却必须“都要管”,以及怎么管才能既守住底线,又不被当成“背锅侠”。一、质量管理的整体性很多人以为质量就是“最后检一检”,其实,质量的本质是全流程的“控”。 ISO9001早就明确:质量是贯穿从设计到交付的全过程管理,不是末端的挑挑拣拣。质量管理必须覆盖以下四大环节,每个环节的短板都可能成为后续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短板环节导致后果设计问题产品功能不符、客户投诉、市场召回工艺问题制程不稳定、效率低下、成本增加物料问题批次不一致、良率波动、客户抱怨生产问题流程偏离、异常频发、返工报废现实情况:设计没考虑到装配间隙,生产线拼不起来,返工率飙升。工艺文件里关键参数没控制,班组各自“凭经验”,导致同批次产品质量差异大。物料供应商批次差异大,焊接合格率从98%掉到85%。生产不按标准流程走,省了一道工序,却换来了客户退货。质量部必须从源头关注这些环节,才能守住交付底线。二、质量的逻辑核心质量的真正逻辑:预防为主,而非事后“灭火”。如果只在出货前发现问题,损失已经形成。 质量的价值是问题发生前介入,在风险还没变成事故时就消掉它。质量部常用的预防手段包括:DFMEA(设计阶段风险预判)在研发阶段就参与评审,把“潜在失效模式”提前列出来,比如结构薄弱、材料选择错误等。PFMEA(工艺阶段难点识别)制程流程确定前,识别可能的不稳定因素,如工艺窗口过窄、设备精度不足。来料管控供应商的进料检验标准要明确,避免不良原材料进线。首件验证批量生产前,先用首件来验证产品与工艺是否匹配。过程审核检查生产过程是否按既定标准执行,有无偏离。出货放行出货前最后一道关口,既是客户的信任线,也是质量的底线。一句真话: 你不查,客户会查;你不控,市场会控;你不盯,代价就是赔款、索赔、退货和口碑崩塌。三、质量部的关键角色1. 跨部门协同桥梁当设计、工艺、采购、生产互相推诿时,质量部必须横向追溯问题根源。 比如,客户投诉尺寸不稳定:设计说是工艺问题;工艺说是生产没按流程走;生产说是物料问题;物料说是设计选型不合理。——最后,质量部要统筹信息,找到真正的原因,并推动解决。2. 标准审核人质量部不替工艺制定“怎么做”,但要确认“做出来的东西是否合格”。工艺职责质量职责制定“怎么做”确认“是否合格”设定参数/流程审核是否满足客户需求安排操作方法审查控制点与可追溯性这样,工艺和质量既不越界,也不脱节。3. 闭环推动者 & 问题解剖师质量部不仅发现问题,还要推动全流程闭环:用8D报告分解问题原因与措施。做趋势数据分析,看问题是偶发还是系统性。通过KPI监控和品质回顾会议,检查改善效果。闭环不到位,问题就会反复出现。4. 流程可靠性守护者质量部要验证:自检是否有效。作业指导书是否逻辑合理。供应商报告是否真实可信。流程合规不是为了应付审核,而是为了确保交付质量有保障。四、质量部介入要点质量人必须从系统视角介入各个业务模块,而不是事事都自己干。 介入的目的,是守住交付链条的最低底线。业务模块质量介入点研发设计参与FMEA、审核设计风险、确认关键特性工艺制定审核工序能力、确认控制点设置材料采购明确检验标准、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生产制造过程审核、异常控制、改进追踪客户反馈投诉分析、制定预防措施、防止复发总结质量部“不懂工艺、不懂研发、不懂物料、不懂生产”并不是说质量部真的外行,而是因为质量部的专业是系统性质量管理,不是某一个单点的专业技能。 它的职责不是替别人做事,而是确保所有环节的结果都能交付给客户一个稳定、合格、可追溯的产品。所以,当有人再吐槽质量部“啥都要管”时,你可以笑着说:“我们不是管,是守——守的是客户信任、公司品牌、全链条的底线。” 🌟 欢迎来到Boss协会:重塑你的企业管理之路!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中,传统管理模式正面临挑战。Boss协会为你提供前沿的管理理念、实战工具和顶级人脉圈,助你成为新时代的卓越领导者!
发布于8月15日8月15日 楼主 管理员 刚才,一口吃掉秋天说:那要所有人都具备一个相当水平的文化程度,目前私营、民营用人成本高,系统匹配水平参差不齐,是有难度的。如果自己懂,可以言传身教。东厂管不了的我们管,西厂不敢管的我们也要管。这就是“质量人” 🌟 欢迎来到Boss协会:重塑你的企业管理之路!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中,传统管理模式正面临挑战。Boss协会为你提供前沿的管理理念、实战工具和顶级人脉圈,助你成为新时代的卓越领导者!
上周在一家工厂开跨部门质量会议,场面那叫一个“和谐”——
客户投诉某批产品功能失效,设计部说:“设计没问题,工艺没做好。”
工艺部说:“我们工艺文件写得清清楚楚,是生产没按流程。”
生产部说:“你们看看来料,合格吗?采购没把关好。”
采购部说:“供应商是合格的,设计选材才是根源。”
大家推来推去,最后领导拍板:
当时质量部经理苦笑了一下: “研发、工艺、生产、物料,哪个环节都不是我们直接做的,结果全摊我们头上。”
如果你在质量部混过一段时间,大概率经历过这种“全员甩锅、质量兜底”的场景。
工艺我们不是专家,研发我们插不上话,物料我们没下过单,生产我们没上过岗,但最终的客户投诉、索赔、退货,全都得我们背着。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老王就跟你聊聊为什么质量部看似“不懂”,却必须“都要管”,以及怎么管才能既守住底线,又不被当成“背锅侠”。
一、质量管理的整体性
很多人以为质量就是“最后检一检”,其实,质量的本质是全流程的“控”。 ISO9001早就明确:质量是贯穿从设计到交付的全过程管理,不是末端的挑挑拣拣。
质量管理必须覆盖以下四大环节,每个环节的短板都可能成为后续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
短板环节
导致后果
设计问题
产品功能不符、客户投诉、市场召回
工艺问题
制程不稳定、效率低下、成本增加
物料问题
批次不一致、良率波动、客户抱怨
生产问题
流程偏离、异常频发、返工报废
现实情况:
设计没考虑到装配间隙,生产线拼不起来,返工率飙升。
工艺文件里关键参数没控制,班组各自“凭经验”,导致同批次产品质量差异大。
物料供应商批次差异大,焊接合格率从98%掉到85%。
生产不按标准流程走,省了一道工序,却换来了客户退货。
质量部必须从源头关注这些环节,才能守住交付底线。
二、质量的逻辑核心
质量的真正逻辑:预防为主,而非事后“灭火”。
如果只在出货前发现问题,损失已经形成。 质量的价值是问题发生前介入,在风险还没变成事故时就消掉它。
质量部常用的预防手段包括:
DFMEA(设计阶段风险预判)在研发阶段就参与评审,把“潜在失效模式”提前列出来,比如结构薄弱、材料选择错误等。
PFMEA(工艺阶段难点识别)制程流程确定前,识别可能的不稳定因素,如工艺窗口过窄、设备精度不足。
来料管控供应商的进料检验标准要明确,避免不良原材料进线。
首件验证批量生产前,先用首件来验证产品与工艺是否匹配。
过程审核检查生产过程是否按既定标准执行,有无偏离。
出货放行出货前最后一道关口,既是客户的信任线,也是质量的底线。
一句真话: 你不查,客户会查;你不控,市场会控;你不盯,代价就是赔款、索赔、退货和口碑崩塌。
三、质量部的关键角色
1. 跨部门协同桥梁
当设计、工艺、采购、生产互相推诿时,质量部必须横向追溯问题根源。 比如,客户投诉尺寸不稳定:
设计说是工艺问题;
工艺说是生产没按流程走;
生产说是物料问题;
物料说是设计选型不合理。
——最后,质量部要统筹信息,找到真正的原因,并推动解决。
2. 标准审核人
质量部不替工艺制定“怎么做”,但要确认“做出来的东西是否合格”。
工艺职责
质量职责
制定“怎么做”
确认“是否合格”
设定参数/流程
审核是否满足客户需求
安排操作方法
审查控制点与可追溯性
这样,工艺和质量既不越界,也不脱节。
3. 闭环推动者 & 问题解剖师
质量部不仅发现问题,还要推动全流程闭环:
用8D报告分解问题原因与措施。
做趋势数据分析,看问题是偶发还是系统性。
通过KPI监控和品质回顾会议,检查改善效果。
闭环不到位,问题就会反复出现。
4. 流程可靠性守护者
质量部要验证:
自检是否有效。
作业指导书是否逻辑合理。
供应商报告是否真实可信。
流程合规不是为了应付审核,而是为了确保交付质量有保障。
四、质量部介入要点
质量人必须从系统视角介入各个业务模块,而不是事事都自己干。 介入的目的,是守住交付链条的最低底线。
业务模块
质量介入点
研发设计
参与FMEA、审核设计风险、确认关键特性
工艺制定
审核工序能力、确认控制点设置
材料采购
明确检验标准、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
生产制造
过程审核、异常控制、改进追踪
客户反馈
投诉分析、制定预防措施、防止复发
总结
质量部“不懂工艺、不懂研发、不懂物料、不懂生产”并不是说质量部真的外行,而是因为质量部的专业是系统性质量管理,不是某一个单点的专业技能。 它的职责不是替别人做事,而是确保所有环节的结果都能交付给客户一个稳定、合格、可追溯的产品。
所以,当有人再吐槽质量部“啥都要管”时,你可以笑着说:
🌟 欢迎来到Boss协会:重塑你的企业管理之路! 🌟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中,传统管理模式正面临挑战。Boss协会为你提供前沿的管理理念、实战工具和顶级人脉圈,助你成为新时代的卓越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