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帖子
View in the app

A better way to browse. Learn more.

Boss协会

A full-screen app on your home screen with push notifications, badges and more.

To install this app on iOS and iPadOS
  1. Tap the Share icon in Safari
  2. Scroll the menu and tap Add to Home Screen.
  3. Tap Add in the top-right corner.
To install this app on Android
  1. Tap the 3-dot menu (⋮) in the top-right corner of the browser.
  2. Tap Add to Home screen or Install app.
  3. Confirm by tapping Install.
发布于
  • 管理员

做质量的,基本都有一个共识——加班是常态,通宵是节日,熬夜写报告是修行

为什么?因为质量人在公司几乎是一个“全能型项目经理”的存在:

  • 要懂研发逻辑

  • 懂生产制程

  • 会盯供应链

  • 懂客户沟通

  • 甚至懂一些人情世故

但是——明明能力全能,地位却常常被轻视:

  • 研发觉得你是外行

  • 生产嫌你挑刺

  • 采购说你不懂行情

  • 客户觉得你只会拖进度

这部分原因,来自质量人的“过度承担”习惯——习惯揽事、填坑、熬夜完成别人没做完的工作,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反正质量部会搞定”。

五大质量工程师加班强度对比

1. CQE——加班频率冠军

加班特点

  • 最频繁:全年无淡季

核心原因

  1. 客诉处理高强度:例如单日 7 件客户退货(RMA),需要全程跟踪,从收集不良样品、协调分析到闭环改善。

  2. 客户需求多变:客户临时修改验收标准,意味着生产和检验标准要连夜同步。

  3. 跨部门协调压力大:研发、工艺、生产、采购、供应商全都要拉进来开会。

典型场景

  • 凌晨在办公室改 8D 报告

  • 周末去供应商工厂复盘客诉原因

  • 节假日半夜开远程视频会议处理海外客户投诉

2. SQE——压力型加班

加班特点

  • 压力集中:问题突发时连轴转

核心原因

  1. 供应商管理复杂:要防止偷工减料、工艺偷改等风险,经常要驻厂审核。

  2. 来料异常突发:关键物料良率掉到 50%,可能要在供应商工厂蹲守一周。

  3. 跨部门资源争夺:生产停线时,需要紧急协调检验员和检测设备优先处理来料。

典型场景

  • 周末驻厂监督整改

  • 半夜接到生产反馈来料异常,连夜赶去供应商现场

  • 跨时差视频会议和海外供应商确认物料处理方案

3. PQE——阶段性爆发

加班特点

  • 项目周期波动大:有时闲,有时爆炸忙

核心原因

  1. 产线良率波动:如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SPC 一旦报警就得马上驻线排查。

  2. 双重任务压力:既要处理客诉分析,又要跟进日常过程检验。

  3. 客户标准更新:需频繁调整管控方案,培训生产和检验人员。

典型场景

  • 新产品导入期,天天加班到凌晨

  • 工艺调整期,验证数据到深夜

  • 良率持续不稳时,吃住在产线

4. AQE——项目周期型加班

加班特点

  • 集中在开发阶段:量产后相对轻松

核心原因

  1. 产品开发阶段配合研发:要完成设计验证(DV)、工艺验证(PV)、风险评估等工作。

  2. 节点压力大:临近样机交付、客户审核、试产爬坡等关键时间点,加班必然爆表。

典型场景

  • 项目节点前连续加班两周

  • 试产期间,白天在生产现场,晚上做验证报告

  • 样品测试不过关时,连夜调整方案并重测

5. DQE——慢性加班

加班特点

  • 节奏慢,但拉得长:问题前置,工作延续性强

核心原因

  1. 聚焦设计阶段质量预防:参与产品设计评审、FMEA 制定、验证计划编写。

  2. 设计变更牵一发而动全身:复杂产品变更需要同步更新所有风险分析与验证文档。

典型场景

  • 长期跟进一个设计优化项目,周期几个月甚至一年

  • 每次设计改动,都要重新走一遍验证和审批流程

  • 量产前几乎天天与研发、项目管理开会确认细节

谁加班最狠?

如果用频率+强度综合评分,大致可以排出这样的加班榜:

  1. CQE——全年无休的应急王

  2. SQE——突发事件常客,压力山大

  3. PQE——阶段性“爆表”,但爆的时候很狠

  4. AQE——集中冲刺,之后缓和

  5. DQE——慢热持久型,胜在拉长战线

质量人的加班真相

加班不是荣誉勋章,而是行业结构问题、项目节点压力和多方协作复杂度的叠加结果。 真正专业的质量人,会在几个方面努力“减少不必要的加班”:

  • 风险前置:用 FMEA、DOE、SPC 等工具在问题发生前消除隐患

  • 流程优化:减少低效重复劳动,让加班时间用在刀刃上

  • 跨部门协作机制:减少推诿,让信息闭环更快

  • 数据驱动:用事实说话,减少无效争论

无论你是 CQE、SQE、PQE、AQE 还是 DQE,质量人的加班没有绝对轻松的岗位,只有相对的压力差。

真正的职业进阶,是在理解角色差异的同时,找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工作方法,让加班从“被动熬”变成“主动控”。

你是哪一类质量工程师?你们部门的加班情况又是怎样的?有没有那种“别人休息你加班,别人加班你还在加班”的经历?

🌟 欢迎来到Boss协会:重塑你的企业管理之路! 🌟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中,传统管理模式正面临挑战。Boss协会为你提供前沿的管理理念、实战工具和顶级人脉圈,助你成为新时代的卓越领导者!

推荐的帖子

  • 2周后...

参与讨论

你可以现在发布并稍后注册. 如果你有帐户,现在就登录发布帖子.

游客
回帖…

Configure browser push notifications

Chrome (Android)
  1. Tap the lock icon next to the address bar.
  2. Tap Permissions → Notifications.
  3. Adjust your preference.
Chrome (Desktop)
  1. Click the padlock icon in the address bar.
  2. Select Site settings.
  3. Find Notifications and adjust your p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