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8月23日8月23日 管理员 应对 ISO9001 第三方体系审核(通常由认证机构执行,目的是评估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决定是否颁发 / 维持认证证书),需要从审核前准备、审核中配合、审核后整改三个阶段系统规划,确保过程顺畅并有效通过审核。以下是具体操作指南:一、审核前:全面准备,夯实基础第三方审核的核心是验证体系 “文件规定与实际运行一致、且符合 ISO9001 标准”,因此审核前需通过自查和梳理,确保体系 “文件有效、过程合规、证据充分”。1. 明确审核基本信息,对接审核计划提前与认证机构确认审核细节:包括审核范围(如涉及的产品 / 服务、部门、场所)、审核依据(ISO9001:2015 标准、企业体系文件、法律法规等)、审核时间安排(各部门审核时段、首次 / 末次会议时间)、审核员信息(专业领域)。根据审核计划,协调内部资源:明确各部门对接人(如生产部、质检部、采购部等),确保审核时段相关人员在岗。2. 体系文件与记录的自查与梳理ISO9001 要求 “文件化信息” 需充分且受控,需重点检查:文件有效性: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如文件控制、记录控制、不合格品控制等)、作业指导书、表单模板等是否符合 ISO9001:2015 条款要求(如 “领导作用”“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改进” 六大模块),是否为最新版本(需有修订记录),是否在各部门有效执行。记录完整性:收集并整理体系运行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内部审核报告、管理评审报告(近 1 年内,需体现问题整改闭环);过程运行记录(如生产日报、检验记录、设备维护记录);与客户相关的记录(合同评审、客户投诉处理、满意度调查);人力资源记录(员工培训计划、资质证明、岗位说明书);外部供方记录(供方评价表、采购合同、来料检验报告)。确保记录 “可追溯”:内容清晰、签字完整、保存规范(如按文件控制程序归档)。3. 内部预演:模拟审核,排查隐患参考 ISO9001 条款,组织内部自查(可由体系专员或经验丰富的员工执行),重点关注:关键过程(如生产、检验、交付)是否按文件执行;以往审核(如内部审核、上次第三方审核)发现的问题是否已整改;高风险环节(如客户投诉处理、不合格品控制)的合规性。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提前整改(避免审核中被判定为不符合项)。4. 人员培训与分工对参与审核的部门人员(尤其是一线员工)进行培训:熟悉本岗位涉及的 ISO9001 条款(如生产岗需了解 “运行” 条款,质检岗需了解 “监视和测量” 条款);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流程、相关文件要求,能清晰描述工作内容并提供对应记录;明确审核中的沟通原则(如实回答、不隐瞒、不猜测,不清楚的可请同事协助)。指定审核陪同人员(通常为体系专员或质量经理),负责引导审核员、协调资源、记录审核发现。二、审核中:积极配合,高效响应审核过程中需保持专业、坦诚的态度,确保审核员能顺利获取信息,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误解。1. 首次会议:清晰对接,确认共识首次会议由审核组主持,企业需安排管理层(如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参与,明确:重申审核目的、范围、计划及时间节点;介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概况(如体系建立时间、覆盖产品、运行成效);确认陪同人员及各部门对接人。2. 现场审核:主动配合,如实回应文件与记录提供:审核员要求查阅文件或记录时,陪同人员需快速定位并提供(避免让审核员等待过久);若涉及保密信息,可与审核员协商查阅方式(如现场查看不复印)。人员访谈:被访谈人员需:清晰描述本岗位工作流程(如 “采购流程为:需求申请→供方筛选→合同签订→来料检验→入库”);结合实际工作举例(如 “上周处理了 3 批来料,其中 1 批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退回供方”);不回避问题(如 “这个环节确实存在记录不及时的情况,我们正在改进”)。现场观察:审核员到生产车间、仓库等现场时,需配合指引,说明关键设备、工艺参数、标识管理等(如 “此处是不合格品区,用红色标识区分,隔离记录在《不合格品台账》第 XX 页”)。3. 不符合项确认:坦诚接受,明确事实审核员提出不符合项时(如 “某作业指导书未包含关键参数”“客户投诉处理记录缺少验证环节”),需:认真倾听审核员的依据(标准条款、文件要求),确认事实(避免争论 “是否合理”,先确认 “是否存在”);记录不符合项的细节(如涉及的文件编号、记录日期、岗位),必要时请审核员补充说明;若对不符合项有异议,可礼貌提出证据(如 “这份记录我们后续补充了验证,可能您没看到,我现在提供”),但不强行辩解。4. 末次会议:总结共识,明确后续末次会议上,审核员会总结审核发现(符合项、不符合项、观察项),并提出整改要求(如轻微不符合项需 30 天内提交整改资料,严重不符合项可能需要跟进审核)。企业需确认不符合项清单,明确整改提交时限,感谢审核组并表态会积极整改。三、审核后:闭环整改,持续改进审核后的核心是对不符合项彻底整改,证明体系的 “改进能力”,这是维持认证的关键。1. 分析不符合项,制定整改计划按 “严重程度” 分类处理(认证机构通常分为 “严重不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如体系缺失关键过程(如无客户满意度调查)、系统性失效(如多个部门均未执行文件控制),需立即停产或全面整改;轻微不符合:如个别记录不完整、某员工对程序不熟悉,需局部整改。针对每个不符合项,用 “5W1H” 制定计划:Why(原因):深入分析(如 “记录不完整” 可能是 “培训不足” 或 “表单设计不合理”);What(措施):纠正(如补全记录)+ 预防(如修订表单、加强培训);Who(责任人):明确部门及个人;When(完成时间):设定合理期限(通常轻微不符合 30 天,严重不符合 90 天);How(验证方式):如何证明整改有效(如培训签到表、修订后的表单、验证记录)。2. 实施整改,收集验证证据按计划执行整改,同步记录过程:纠正证据:如补全的记录、返工后的产品检验报告;预防证据:如修订后的程序文件(带审批记录)、员工培训考核成绩、新的表单模板;效果验证:如 “3 个月内未再出现同类记录问题” 的统计数据。3. 提交整改资料,关闭不符合项将整改计划、实施证据、效果验证材料整理成 “整改报告”,提交认证机构。若认证机构要求 “跟进审核”(如严重不符合项),需提前准备好现场验证的证据(如改进后的过程运行记录),确保审核员确认整改有效。所有不符合项关闭后,认证机构会颁发 / 维持认证证书。四、关键原则:以 “持续改进” 为核心应对第三方审核的本质不是 “应付检查”,而是通过审核发现体系漏洞,推动质量管理提升。因此,需将审核要求融入日常管理:定期开展内部审核(至少每年 1 次),提前排查问题;管理评审需关注 “第三方审核结果”,将整改纳入体系改进计划;针对审核中暴露的共性问题(如文件执行不到位),通过培训、流程优化等方式系统性解决。需从审核前、审核中、审核后三个阶段系统规划。审核前要明确审核信息、梳理体系文件与记录、进行内部预演和人员培训;审核中需积极配合首次会议、现场审核、不符合项确认及末次会议;审核后要针对不符合项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整改计划,最终实现体系持续改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体系工作务必把握这个关键原则,也是PDCA的要求。 🌟 欢迎来到Boss协会:重塑你的企业管理之路!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中,传统管理模式正面临挑战。Boss协会为你提供前沿的管理理念、实战工具和顶级人脉圈,助你成为新时代的卓越领导者!
应对 ISO9001 第三方体系审核(通常由认证机构执行,目的是评估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决定是否颁发 / 维持认证证书),需要从审核前准备、审核中配合、审核后整改三个阶段系统规划,确保过程顺畅并有效通过审核。以下是具体操作指南:
一、审核前:全面准备,夯实基础
第三方审核的核心是验证体系 “文件规定与实际运行一致、且符合 ISO9001 标准”,因此审核前需通过自查和梳理,确保体系 “文件有效、过程合规、证据充分”。
1. 明确审核基本信息,对接审核计划
提前与认证机构确认审核细节:包括审核范围(如涉及的产品 / 服务、部门、场所)、审核依据(ISO9001:2015 标准、企业体系文件、法律法规等)、审核时间安排(各部门审核时段、首次 / 末次会议时间)、审核员信息(专业领域)。
根据审核计划,协调内部资源:明确各部门对接人(如生产部、质检部、采购部等),确保审核时段相关人员在岗。
2. 体系文件与记录的自查与梳理
ISO9001 要求 “文件化信息” 需充分且受控,需重点检查:
文件有效性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如文件控制、记录控制、不合格品控制等)、作业指导书、表单模板等是否符合 ISO9001:2015 条款要求(如 “领导作用”“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改进” 六大模块),是否为最新版本(需有修订记录),是否在各部门有效执行。
记录完整性
:收集并整理体系运行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
内部审核报告、管理评审报告(近 1 年内,需体现问题整改闭环);
过程运行记录(如生产日报、检验记录、设备维护记录);
与客户相关的记录(合同评审、客户投诉处理、满意度调查);
人力资源记录(员工培训计划、资质证明、岗位说明书);
外部供方记录(供方评价表、采购合同、来料检验报告)。
确保记录 “可追溯”:内容清晰、签字完整、保存规范(如按文件控制程序归档)。
3. 内部预演:模拟审核,排查隐患
参考 ISO9001 条款,组织内部自查(可由体系专员或经验丰富的员工执行),重点关注:
关键过程(如生产、检验、交付)是否按文件执行;
以往审核(如内部审核、上次第三方审核)发现的问题是否已整改;
高风险环节(如客户投诉处理、不合格品控制)的合规性。
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提前整改(避免审核中被判定为不符合项)。
4. 人员培训与分工
对参与审核的部门人员(尤其是一线员工)进行培训:
熟悉本岗位涉及的 ISO9001 条款(如生产岗需了解 “运行” 条款,质检岗需了解 “监视和测量” 条款);
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流程、相关文件要求,能清晰描述工作内容并提供对应记录;
明确审核中的沟通原则(如实回答、不隐瞒、不猜测,不清楚的可请同事协助)。
指定审核陪同人员(通常为体系专员或质量经理),负责引导审核员、协调资源、记录审核发现。
二、审核中:积极配合,高效响应
审核过程中需保持专业、坦诚的态度,确保审核员能顺利获取信息,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误解。
1. 首次会议:清晰对接,确认共识
首次会议由审核组主持,企业需安排管理层(如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参与,明确:
重申审核目的、范围、计划及时间节点;
介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概况(如体系建立时间、覆盖产品、运行成效);
确认陪同人员及各部门对接人。
2. 现场审核:主动配合,如实回应
文件与记录提供
:审核员要求查阅文件或记录时,陪同人员需快速定位并提供(避免让审核员等待过久);若涉及保密信息,可与审核员协商查阅方式(如现场查看不复印)。
人员访谈
:被访谈人员需:
清晰描述本岗位工作流程(如 “采购流程为:需求申请→供方筛选→合同签订→来料检验→入库”);
结合实际工作举例(如 “上周处理了 3 批来料,其中 1 批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退回供方”);
不回避问题(如 “这个环节确实存在记录不及时的情况,我们正在改进”)。
现场观察
:审核员到生产车间、仓库等现场时,需配合指引,说明关键设备、工艺参数、标识管理等(如 “此处是不合格品区,用红色标识区分,隔离记录在《不合格品台账》第 XX 页”)。
3. 不符合项确认:坦诚接受,明确事实
审核员提出不符合项时(如 “某作业指导书未包含关键参数”“客户投诉处理记录缺少验证环节”),需:
认真倾听审核员的依据(标准条款、文件要求),确认事实(避免争论 “是否合理”,先确认 “是否存在”);
记录不符合项的细节(如涉及的文件编号、记录日期、岗位),必要时请审核员补充说明;
若对不符合项有异议,可礼貌提出证据(如 “这份记录我们后续补充了验证,可能您没看到,我现在提供”),但不强行辩解。
4. 末次会议:总结共识,明确后续
末次会议上,审核员会总结审核发现(符合项、不符合项、观察项),并提出整改要求(如轻微不符合项需 30 天内提交整改资料,严重不符合项可能需要跟进审核)。
企业需确认不符合项清单,明确整改提交时限,感谢审核组并表态会积极整改。
三、审核后:闭环整改,持续改进
审核后的核心是对不符合项彻底整改,证明体系的 “改进能力”,这是维持认证的关键。
1. 分析不符合项,制定整改计划
按 “严重程度” 分类处理(认证机构通常分为 “严重不符合”“轻微不符合”):
严重不符合:如体系缺失关键过程(如无客户满意度调查)、系统性失效(如多个部门均未执行文件控制),需立即停产或全面整改;
轻微不符合:如个别记录不完整、某员工对程序不熟悉,需局部整改。
针对每个不符合项,用 “5W1H” 制定计划:
Why(原因):深入分析(如 “记录不完整” 可能是 “培训不足” 或 “表单设计不合理”);
What(措施):纠正(如补全记录)+ 预防(如修订表单、加强培训);
Who(责任人):明确部门及个人;
When(完成时间):设定合理期限(通常轻微不符合 30 天,严重不符合 90 天);
How(验证方式):如何证明整改有效(如培训签到表、修订后的表单、验证记录)。
2. 实施整改,收集验证证据
按计划执行整改,同步记录过程:
纠正证据:如补全的记录、返工后的产品检验报告;
预防证据:如修订后的程序文件(带审批记录)、员工培训考核成绩、新的表单模板;
效果验证:如 “3 个月内未再出现同类记录问题” 的统计数据。
3. 提交整改资料,关闭不符合项
将整改计划、实施证据、效果验证材料整理成 “整改报告”,提交认证机构。
若认证机构要求 “跟进审核”(如严重不符合项),需提前准备好现场验证的证据(如改进后的过程运行记录),确保审核员确认整改有效。
所有不符合项关闭后,认证机构会颁发 / 维持认证证书。
四、关键原则:以 “持续改进” 为核心
应对第三方审核的本质不是 “应付检查”,而是通过审核发现体系漏洞,推动质量管理提升。因此,需将审核要求融入日常管理:
定期开展内部审核(至少每年 1 次),提前排查问题;
管理评审需关注 “第三方审核结果”,将整改纳入体系改进计划;
针对审核中暴露的共性问题(如文件执行不到位),通过培训、流程优化等方式系统性解决。
需从审核前、审核中、审核后三个阶段系统规划。审核前要明确审核信息、梳理体系文件与记录、进行内部预演和人员培训;审核中需积极配合首次会议、现场审核、不符合项确认及末次会议;审核后要针对不符合项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整改计划,最终实现体系持续改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体系工作务必把握这个关键原则,也是PDCA的要求。
🌟 欢迎来到Boss协会:重塑你的企业管理之路! 🌟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中,传统管理模式正面临挑战。Boss协会为你提供前沿的管理理念、实战工具和顶级人脉圈,助你成为新时代的卓越领导者!